从“民国故宫盗窃案”看内控
“监守自盗”这个成语一般指由于缺乏适当的预防机制,给财产或资金的管理者舞弊的机会,使其利用自己的职权将别人或公共财产化公为私。
正常情况下,很少听说有人偷盗自己家的东西,毕竟违反常识。比如,从秦始皇到清末皇帝溥仪,在漫长的2132年期间,中国历史上先后出现了332个皇帝,期间监守自盗、富可敌国的权臣不少,贪官污吏无数,奇葩皇帝也有,但是,你听说过监守自盗的皇帝吗?民国初年,著名的紫禁城文物失窃案,却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值得我们反思。
辛亥革命胜利以后,民国代替了帝制,根据当时的优待清朝皇室的条件,末代皇帝溥仪退位以后,仍然可以住在紫禁城里保持皇帝的尊号,民国政府每年还要付给溥仪四百万元的费用,供他享用。此外,皇室的一切私有财产,一律受到民国政府的保护。因此,溥仪仍然居住在皇宫里,过着帝王那种锦衣玉食的生活。
这种现象,在清王朝覆灭后一直延续了13年。
溥仪13岁那年,重用了学贯中西的苏格兰人庄士敦做“帝师”,天天缠着他让他给自己讲外头发生的新鲜事儿。庄士敦倒也胜任,一直有讲不完的中外新闻给小皇帝听,直到有一天,他跟溥仪说,那天偶然路过城中的古玩市场,他发现许多和皇宫里的摆设一样精美的物件在出售。
不说还好,这一说,溥仪吓得从龙椅上弹起来,命庄士敦全权负责调查此事,看看究竟是不是宫中的文物。
身为“帝师”的庄士敦,就此兼职起了皇帝的“皇家审计师”。经过清点,他确实发现了宫中有文物失踪了,古玩市场上那些尖货,很可能就是这批宝物。
随后,庄士敦准备重点“盘点”收藏了乾隆皇帝大量珍藏的建福宫,然而他刚介入,建福宫就神奇地突发了一场大火,凶猛的大火很快就把宫殿烧了个精光,乾隆爷珍藏的许多箱珍宝秘籍烧成了灰烬。负责调查的太监报告说,是建福宫内的电线发生短路,才引起的火灾,甚至究竟烧掉的宝贝有哪那些至今成谜。
但刚刚开始调查建福宫,就发生离奇火灾,打死溥仪都是不相信的——更有可能是太监们监守自盗,发现皇帝派庄士敦来调查,为了让库存、出入死无对证才选择放火。
的确,太监的确存在很大作案的可能性的。据庄士敦的调查,当时地安门街上新开的古玩店,背后大多都有太监或官员的影子。
而且,从作案动机上讲,大清亡了已是既成事实,爱新觉罗家现在全靠国民政府赏口饭吃,作为太监与“前清官员”,与其每月坐领政府发放的微薄薪水,不如盗窃皇宫的宝贝变卖,不仅发财快,而且即使被查到,反正皇家没了实权,也不会对自己怎么样。
于是,溥仪便下定决定整顿朝廷,把绝大多数太监都赶出了紫禁城,只留下极少值得信任的太监。
按照逻辑,皇宫被盗的风险应当化解了。
奇怪的是,庄士敦依然发现京城里的古玩店还是“每日上新”。难道真犯人还在宫中?
于是,他每天就在宫门观察是不是有可疑人物携带宝物出宫——因为庄士敦推断,戒备森严的皇宫,不可能是外贼所为。
很快,他就有了线索,每天总有一个人身背包裹进出城门,而这个人却无人敢拦。
终于有一天,庄士敦将他堵截了下来,这个人就是溥仪的胞弟溥杰!当问起他包裹里的物件来源,溥杰说都是皇兄赏赐的,少部分是要拿出宫外“修缮”的。
聪明的庄士敦马上明白了,偷卖文物的犯人,就是溥仪本人,而溥杰不过是他的“白手套”罢了!
其实,先前太监偷文物的事件,虽然和溥仪没有关系,但是确实是他自己带起来的风气——溥仪把文物以赏赐的名义交给溥杰,由溥杰带出宫外倒卖,在庄士敦奉命调查之前,这已经持续了两年多的时间。根据“赏溥杰单”的记录,至少有一千多件的文物被溥仪用此法卖到社会上去。
然而让自小接受西方教育的庄士敦百思不得其解的是,作为“末代皇帝”,皇宫里的东西都归属于溥仪,他为什么要导演这出“皇帝在故宫偷文物”呢?
多年以后溥仪回忆,皇宫的这些东西名义上虽然是他的私人财产,但时局动荡,他始终担忧民国政府出尔反尔会收走它们,于是提前做了“风险预案”,为以后“跑路”做准备。
放在世界史,这样的事情也是绝无仅有的。
事后证明,在对局势发展的判断上,皇帝毕竟是皇帝,溥仪的担心绝不是多余的,从这个角度来讲,溥仪是风险管理大师。
1924年,冯玉祥逼宫,撕毁1912年清帝逊位时候签订的清室优待条件,取消了所谓的“君主立宪”的制度,不再承认爱新觉罗的皇室地位,强硬命令溥仪两小时内离开紫禁城。
据说,冯玉祥期间卷走故宫大量珍宝,用来扩充其西北军的军费。
当时,段祺瑞、胡适等公开发文指责这是背信弃义,不遵守契约的流民作风,但是,溥仪就此卷铺盖走人,告别故宫。
历史是一面镜子。
当我们谈论内控时,经常会关注如何防范“太监们”舞弊带来的风险,而可能忽略了“皇帝”-民营企业家们对资产安全的担心。老王觉得,如果出现大量经营实业的企业老板开始蚂蚁搬家式的财产转移时,应当是我们的产权保护政策、经营环境出现了问题,一定要警觉,千万别让“冯玉祥们”肥了自己,将我们的实业家逼得“监守自盗”、甚至纷纷“跑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