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科院发布2019年“降成本”大型调研成果
2019年10月22日,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在北京举行2019年“降成本”调研成果发布暨研讨会。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傅志华主持会议,刘尚希院长作主旨发言,副书记、副院长马骏、副院长罗文光、白景明、研究生院院长杨远根出席会议。国家税务总局税收科学研究所所长李万甫、国家统计局社科文司司长万东华、北京大学经济学院财政系主任刘怡、成都市财政局副局长王朝晖等政府部门代表、知名专家学者应邀参加研讨。
自2016年中央全面部署以“三去一降一补”为主要内容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来,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秉承为中心工作服务,为改革现实服务的科研方针,及时抓住其中与宏观经济发展和财政政策直接相关的降成本问题作为研究重点,连续四年举全院之力精心策划组织面向全国实体经济企业的“降成本”大型调研,在社会上引起较好反响。2019年4-9月,财科院组织了第四次“降成本”调研,延续以往线上问卷调查与实地调研相结合“1+5+1”调研模式1,突出调研重点,既考虑社会广泛关注的税费、融资等重点成本项目与营商环境改善,又将与当下宏观经济形势和环境变化直接相关的科创型企业与外向型企业作为重点样本,对企业成本情况进行全方位、多维度的考察和分析,并形成系列特色报告。调研组分赴全国19个省份、30个市县,座谈和走访企业203家,对2016年以来降成本政策成效形成了科学评估和系统总结,剖析进一步降成本面临的新挑战,提出了下一阶段降成本的整体思路和若干政策建议。
刘尚希院长阐述了调研总报告的主要内容和基本观点。2016年以来,降成本政策抑制了企业成本的快速上升,缓解了企业转型升级中的困难,配合了宏观调控政策,并在一定程度上支撑了宏观经济平稳运行,企业减负的获得感有所增强,制度性交易成本不断下降,营商环境大幅改善,降成本政策基本实现了阶段目标。但企业成本下降程度具有结构性差异,政策式降成本难以从根本上解决企业发展高成本问题。刘尚希认为,我国经济进入高成本发展阶段,进一步降成本面临着内外部风险因素叠加、“减负”政策空间大幅收窄、要素成本保持上升态势等诸多挑战。由于政策式降成本缺乏稳定性、协调性,且减负方式和效果有限,容易让企业形成政策依赖,减弱企业降成本内生动力。因此,刘尚希提出,降成本要从“主要靠减负”转变为“主要靠创新”,把降成本融入到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之中,通过全面深化改革,以政府的制度创新带动企业创新,形成降成本合力。同时,刘尚希提出了一系列具体的对策建议,主要包括: 制度创新要将降成本与全面深化改革结合; 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要与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结合; 降低税收负担要与完善财税体制改革结合; 降低不合理的人工成本要与社会领域的改革结合; 降低融资成本要与深化金融供给侧改革结合; 降低企业用能与物流成本要与推动能源与交通运输体制改革结合; 企业要通过上升成本转化率和附加值,有效对冲高成本挑战。
财科院公共收入研究中心主任张学诞、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封北麟、财政与国家治理研究中心主任赵福昌、财务与会计研究中心主任徐玉德、宏观经济研究中心主任石英华,分别代表税费成本专题调研组、融资成本专题调研组、民营经济营商环境专题调研组、科创型企业成本问题专题调研组、外向型企业成本问题专题调研组介绍了各组在调研中的新发现、新情况。
根据“降成本”调研网上问卷反馈情况,刘尚希院长为有效问卷数量超过一千家企业的省、市(河南省、山东省、广东省、辽宁省和成都市)科研机构及业务部门代表颁发荣誉证书。
应邀与会的专家、学者对财科院组织连续深度调研给予了充分肯定,并围绕调研报告中的主要观点以及“降成本”的相关问题展开了深入探讨。多家中央主流媒体参加了发布会。
1.“1+5+1”模式,即组成一个综合调研组、五个专题调研组(税费成本专题、融资成本专题、民营经济营商环境专题、科创型企业成本专题、外向型企业成本专题)和一个问卷分析组。